电影院3D眼镜要收费合理吗
电影院3D眼镜要收费合理吗
电影院单方要求消费者自行承担3D眼镜费用,属于格式合同或格式条款。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显然,电影院的3D眼镜付费模式违反了消法所设定的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具备了违法格式合同的主要特征,是一种霸王做法,站在了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视角,在法律上当然站不住脚,没有效力。
近年来,业内对3D眼镜付费模式存有一定的分歧,一些电影院曾相继推出过3D眼镜付费模式,但也有不少电影院始终坚持免费提供模式,由此,也产生了不少消费争议。实际上,针对这种消费争议,早在2019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微博就关注了“看3D电影要自费购买3D眼镜”问题,并作出表态,认为该行为是影院自行将自身应当承担的服务义务拆分开来,转嫁给消费者,属于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协给电影院的3D眼镜付费模式定了性,划清了法律红线和经营者义务的底线。希望市场监管部门能依法跟进,从监管的角度给电影院的3D眼镜付费模式作出定性,用行政约谈、立案查处、责令整改等方式规范电影院的经营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公平合理的观影消费环境。
对此,影院业界更需认真反思。疫情三年多来,国内电影票房市场受到严重冲击。而随着新冠病毒感染改为“乙类乙管”,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不断优化,电影市场迎来了快速复苏的势头,这种复苏来之不易,电影院等业内经营主体应格外珍惜。在电影市场复苏的关键时刻,如果电影院急功近利,把3D眼镜等设备的服务费用转嫁给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的观影负担,很容易产生消费推离效应,引发消费群体的流失,导致消费者观影体验的下降和评价的降低,影响电影市场的复苏和发展。电影院应该算清发展的大账与长远账,守住诚信底线和法律底线,用责任保障服务的全面性、公平性,合理确定消费者的权利义务,提升服务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也为己方赢得市场口碑,赢得发展的空间。
电影院为什么不提供3D眼镜
首先我所处的县城仍然为观众提供3D眼镜,如果不再提供3D眼镜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卫生。电影院的3D眼镜作为免费使用的公共用品存在一定的卫生问题,我们不知道眼镜有什么样的人用过,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影院什么时候会清理眼镜,所以对于注重卫生甚至是有洁癖的人简直是灾难。
第二是因为盈利。影院作为一个盈利单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在3D影片泛滥的情况下已经不需要通过提供免费的眼镜作为盈利手段了,如果我们不购买眼镜那只能享受不到电影本身了。
更好的观影体验
3D眼镜这个东西,除非坏了,否则挺难更新的。清洁、消毒,多次反复之后,镜片难免会出现划痕,对于观众来说,也没什么好的观影体验。毕竟免费提供的3D眼镜是会有瑕疵的。
3D眼镜是什么?
3D眼镜是指戴上眼镜可以让视觉变得更立体的眼镜,其采用了时分法,通过3D眼镜与显示器同步的信号来实现。当显示器输出左眼图像时,左眼镜片为透光状态,而右眼为不透光状态,而在显示器输出右眼图像时,右眼镜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这样两只眼睛就看到了不同的电影画面,达到立体视觉的目的。3D眼镜在设计上采用了精良的光学部件,与被动式眼镜相比,可实现每一只眼睛双倍分辨率以及很宽的视角,可应用于立体电影、3D电视、3D游戏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