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从紧货币外汇政策影响有哪些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自1993年下半年整顿金融秩序,执行“约法三章”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我国以治理通货膨胀为紧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
什么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是一项内容丰富完整的宏观经济政策。它不只是金融业的行业经营管理政策,而是“九五”时期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实施历程中,不是一味简单地紧缩银根,更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该紧的则紧,该支持的则大力支持。所以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提出.是以我国经济进展的实际状况为依据,我们争取的目标是要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低通货膨胀率下的快速、稳定、高效的经济增长。
因此,我们要全面完整地理解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紧要是:
首先要促使物价上涨率低于经济增长率,“九五”时期经济增长8%,物价涨幅控制在6%以下。
其次是既要适度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物价稳定,又要促进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速度,M1和M2“九五”期间年增长率分别控制在l8%和23%左右。
再次是逐步运用经济调控手段,适时、灵活地调节信贷规模和投向,不仅要适度控制总量过度增长,更重要的是促使经济结构调整,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由此可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一个中期的货币政策,是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状况下,盲目投入、重复建设的现象还难以完全避免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及其理论组合
全面准确地把握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根据财政政策的类型,可以划分出从紧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适度从松的财政政策和从松的财政政策4种。
1996年的货币政策就是与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相匹配的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第二、假定财政政策不变,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有许多区别的紧法、区别的侧重、区别的程度和区别的组合,要注意区别时间的适度从
表1 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理论组合
(“+”为从紧或收缩,其余为“一”)
类型存款准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业务利率政策信贷规模金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紧货币政策操作在“紧”与“度”上所表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根据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贴现业务、利率政策等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适度从紧的理论组合至少有20种(如下表)。
实施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首先,货币供应量增幅明显回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出产和消费的需求最终都是表现为对货币的需求.因此,控制住货币供应量的过快增长,就从根本上控制住了需求的过快增长,从而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大体平衡,可以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和物价大幅度上涨,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健康地进展。
其次.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力度加大。在规范建立股份制的城市合作银行的同时,制止乱设金融机构的歪风.金融部门的法制观念、危机意识得到加强,新发生的违规问题明显减少,金融秩序正在逐步好转,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取得一定成效。这是保障中央银行切实有效地执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基础条件。因为,金融危机如果扩大,会削弱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支付能力,进而加剧中央财政收支矛盾,结果就会倒逼中央银行超额扩大货币发行。所以,要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标,就必须防范和他解金融危机。诚然,当前还存在相当大的金融危机。其紧要表现在:
一是相当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比较混乱,有的相当严重;
二是私设金融机构、乱集资和利用银行资金炒股票、高息吸储以及乱拆借资金等时有发生,有些手段还很隐蔽,潜伏着很大的危机;
三是金融机构尤其是国家银行的不良债权比例高.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债务负担很重,存在危机。这些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社会经济诸多矛盾和问题长期积累的综合反映,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共同努力才行。
再次,中央银行紧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优化经济结构,保持币值稳定。这也是实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取得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步从紧要依靠信贷规模经营管理,转变为适当调整存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优化贷款结构等来调控货币供应量,效果明显。
另一方面,有利于推进资本市场的进展,对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根据调整和优化结构的需要,对那些产品有市场、有销路、讲信用的企业和行业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实行信贷倾斜政策,促其大力进展,以保持经济总量的持续平稳增长。
三是对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点企业大力支持。比如,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保证供应,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增加农业综合开发、小型水利建设和1997年第7期盘融理论与实践扶贫贷款,以保持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稳定、持续进展;增加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的贷款,制定10条措施,以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i适当增加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在固定资产投入中的比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同时严格禁止银行对高级别墅、写字楼、高级饭店贷款支持,防止再度出现房地产热,等等,都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