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工具存在那些种类

广辉2分享 时间: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范,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为实现其最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历程,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紧要监控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紧要监测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紧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含: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紧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实行调节。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行为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行为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行为质的方面实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紧要包含: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预缴进口保证金;

⑥其它政策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实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含: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实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紧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行为,以控制信用,其方式紧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与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备5种,其作用与意义如下:

1、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紧要包含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

2、存款准备金: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中央银行贷款:运用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

4、利率政策: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实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5、汇率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收支。

中国央行现行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栏目导航图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自2013年6月开始实施操作。自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又增加了一项。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包含: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公开买卖债券等的业务行为即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按法律规范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与其吸收存款的比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存在乘数关系,而乘数的大小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因此,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限制了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降低了货币乘数,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反之亦然。

三、中央银行贷款:中央银行贷款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简称再贷款,是中央银行调控基础货币的渠道之一。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贷款的总量及利率,吞吐基础货币,促进实现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目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信贷投向。

再贴现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持有的未到期已贴现商业汇票予以贴现的行为。在我国,中央银行通过适时调整再贴现总量及利率,明确再贴现票据选择,达到吞吐基础货币和实施金融宏观调控的目的,同时发挥调整信贷结构的功能。

四、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货币政策实施的紧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实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紧要有: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含:再贷款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所采用的 利率;再贴现利率,指金融机构将所持有的已贴现票据向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所采用的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 金支付的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交存的准备金中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水平的部分支付的利率。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3、 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实行调整等。

五、常备借贷便利:借鉴国际经验,中国人民银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常备借贷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紧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紧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含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关于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条文和解读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范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给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范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释义】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范。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本法第三条的规范,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要控制一般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从而控制货币供应,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行为。为了调节金融,稳定货币,中央银行要运用经济手段,同时辅之以行政手段,控制和调节市场的信贷数量。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范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要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按规范的比率在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提取一定的金融缴存中央银行,并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实行控制的制度。提取的金额被称为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率称为存款准备率或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定准备金;二是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是指以法律形式规范的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其运作的原理是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上缴的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借以扩张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从而达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比如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由一定的货币基数所支持的存贷款规模就会减少,从而使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会使货币供应量增加。超额准备金是银行为应付可能的提款所安排的除法定准备金之外的准备金,它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一部分资产。我国的超额准备金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二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中的现金准备。前者紧要用于银行间的结算和清算,以及用于补充现金准备,而后者是用于满足客户的现金需要。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根据1983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重新恢复建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其作了明确规范,把它列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首位。1998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通知》,对有关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事宜作了具体规范。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紧要内容如下:

(1)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对象。本条第一项规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范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可见,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对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本法的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经营管理企业、信托投入企业、财务企业、金融租赁企业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经营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

(2)存款准备金交存范围。我国现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只对存款计提准备金。具体包含商业银行吸收的一般存款,所谓一般存款是相对财政性存款而言的,包含企业存款、储蓄存款、农村存款;信托投入机构吸收的信托存款;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联社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及联社等集体金融组织吸收的各项存款。

(3)规范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机构。国家授权人民银行规范存款准备金率并根据放松银根或紧缩银根的需要实行调整,并组织分支机构具体实施。

超额准备金是指银行为应付可能的提款所安排的除法定准备金之外的准备金,其特点是为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一部分资产。我国的超额准备金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二是商业银行营运资金中的现金准备。前者紧要用于银行间的结算和清算,以及用于补充现金准备,而后者是用于满足客户的现金需要。

尽管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这项政策工具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紧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存款准备金政策缺乏弹性。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所带来的效果非常强烈,中央银行难以确定调整准备金率的时机和调整的幅度,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随时调整,不能作为中央银行每日控制货币供应状况的工具。而且在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比率时,没有足够超额准备金的商业银行必然会被迫出售其流动性资产,或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者是立即收回放出的款项等,这些措施都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工作压力。所以,中央银行一般不喜欢对存款准备金率经常予以变动,并且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在提高之前,会事先通知商业银行,这样会使得这项货币政策工具效果更平稳一些。

(2)由于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及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均有较强烈的影响,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存款准备金率有固定化倾向。

(3)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和地区银行的影响也不一致。由于超额准备金并不是平均分布在各家银行,而且银行的规模大小有差别,地区经济进展程度区别,银行类别各异因此,存款准备金率“一刀切”式的变动对各家银行的影响就不一致,有的银行往往陷入严重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所谓利息,是指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借款人处获得的报酬。而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的金额与存入或贷出金额的比率,由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我国的利率分三种:

第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即基准利率,又称法定利率;

第二,商业银行对企业和个人的存、贷款利率,称为商业银行利率;

第三,金融市场的利率,称为市场利率。其中,基准利率是核心,它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作用,它的变化决定了其他各种利率的变化。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贷款利率影响商业银行借入中央银行资金成本,以达到抑制或刺激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导致信贷总量或货币供应量的收缩或扩张。

基准利率是我国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制定基准利率的依据只能是货币政策目标。当政策目标重点发生变化时,利率作为政策工具也应随之变化。区别的利率水平体现区别的政策要求,当政策重点放在稳定货币时,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就应该适时调高,以抑制过热的需求;相反,则应该适时调低。比如,1987年针对温度回升的经济空气,国务院提出“压缩经济空气”,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中央银行明确提出“紧中有活”的货币政策,提高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从第四季度起,将年度性贷款和短期贷款的利率由3.4‰和5.4‰提高到6‰。 1988年第四季度,面对经济过热和明显的通货膨胀,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一系列旨在紧缩银根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其中包含继续提高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年度性贷款利率和短期贷款利率,由6‰分别提高为6.9‰和6.3‰,以控制信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又如,1995 年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于元月一日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提高0.5个百分点。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日前,为融通资金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贴付一定利息的票据转让行为。通过贴现,持票人得到低于票面金额的资金,贴现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票据的所有权。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将买入的未到期的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的再次贴现。从形式上看,再贴现与贴现并无区别,都是一种票据和信用相结合的融资方式,但从职能上看,再贴现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所谓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政策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期的再贴现政策,这又包含两种:一是“抑制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二是“扶持政策”,即中央银行较长期地采取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的政策,以放宽贴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另一种是短期的再贴现政策,即中央银行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随时制定高于或低地市场利率的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和超额准备金,影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市场的资金供求。

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历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变更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及社会的资金供求的历程。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使之高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再贴现的资金成本上升,这就必然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再贴现,这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相应缩减。如果准备金不足,商业银行就只能收缩对客户的贷款和投入规模,从而也就缩减了市场的货币供应量。随着市场货币供应量的缩减,银根紧俏,市场利率也相应上升,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少。而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利率,使其低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再贴现的资金成本降低,这就必然增加其向中央银行的借款或再贴现,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相应增加,这就必然会使其扩大对客户的贷款和投入规模,从而导致市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随着市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银根松动,筹资较易,市场利率相应降低,社会对货币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尽管再贴现政策从理论上来说,能够发挥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局限性,这紧要表现在:

(1)从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看,再贴现政策并不是一种理想的控制工具。首先,中央银行处于被动地位。商业银行是否愿意到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贴现多少,决定于商业银行自身。其次,如商业银行都依赖于中央银行再贴现,就会增加中央银行的压力,从而会削弱其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能力。再次,再贴现率高低有限度。在经济繁荣或经济萧条时期,再贴现率无论高低,都无法限制或阻止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这也使得中央银行难以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

(2)从对利率的影响看,调整再贴现利率,通常并不能改变利率的结构,而只能影响利率水平。

(3)就其弹性而言,再贴现政策是缺乏弹性的。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随时调整,通常会引起市场利率的经常性波动,这会使企业和商业银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再贴现率不随时调整,又不利于中央银行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因此,再贴现政策的弹性是很小的。

(四)向商业银行提给贷款

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再贷款是中央银行紧要资产业务之一。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尤其是在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里,贷款是一个大项目,它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作用。中央银行的贷款对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执行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平衡财政收支、促进经济进展都具备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说来,再贷款的作用紧要体现为:第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贷款利率,影响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取得信贷资金的成本和可使用额度,使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发生变化。例如,当中央银行要收缩银根实行紧缩政策时,它可以提高再贷款利率,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贷款;第二,再贷款利率的调整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和社会宣传货币政策变动的一种有效方式,它能产生预告效果,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预期。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贷款利率时,表明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进展发出了警告,使厂商慎重从事进一步的投入扩张;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贷款利率时,则表示在中央银行看来通货膨胀已经缓和,这样就会刺激投入和 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作用。

根据本法和1993年3月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以及1994年2月颁布的《信贷资金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的规范,我国再贷款制度紧要有以下内容:

(1)再贷款的条件和期限。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持有《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并在人民银行单独开立基本账户的金融机构,方可成为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的对象。除此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信贷资金营运基本正常,贷款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要求;按有关规范及时足额向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还款资金来源有保障;归还人民银行贷款有信誉;及时向人民银行报送计划、统计、会计报表及有关资料。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较短。依据贷款期限的区别,具体划分为20天内、3个月内、6个月内、1年期4个档次。

(2)再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填写《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申请书》,注明借款用途,说明借款原因,讲清资金运用状况,加盖有效印鉴,报送当地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依据经济进展、银根松紧和贷款条件,自主审查,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贷款种类和贷款期限。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必须坚持期限经营管理,贷款到期必须收回。贷款到期,商业银行应主动办理还款手续;到期不办理的,人民银行有权将其贷款转入逾期贷款户,必要时从其存款户扣收。

(3)人民银行对再贷款的经营管理。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定期检查金融机构使用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状况。对发现贷款使用不符合规范,或信贷投向不合理等状况的,要督促其限期纠正,对纠正不力的,人民银行有权停止对该行贷款、收回或提前收回对该行的贷款,并建议其上级行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值得指出的是,再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虽然都能起到资金融通的作用,但二者有很大区别:第一,贷款的对象区别。再贷款的对象只能是商业银行,除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向特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给贷款的外,人民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提给贷款;而商业银行贷款的对象是单位和个人。第二,贷款的依据区别。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一般用于解决商业银行临时头寸不足的问题所以期限较短;而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则相对较长,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第三,贷款的作用区别。再贷款在整个银行贷款中处于“总闸门”的地位,因为中央银行投入的是基础货币,其投量和投向可以直接引导和调节整个银行贷款的规模和结构。同时,再贷款还是我国目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一种有效的调控手段,既可以调节需求,也可以调节供给,可以在不干预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前提下,把货币政策的意图传导给金融机构,促使其按货币政策目标开展经营行为。而商业银行的贷款则不具备上述作用。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和外汇的行为。它是中央银行的一项紧要业务,是货币政策的一种基本工具。中央银行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或外汇意味着实行基础货币的吞吐,可以达到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如果是流入社会大众手中,则会直接地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流入商业银行,则会引起信用的扩张和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增加。相反,当金融市场上游资泛滥、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就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有价证券,无论这些证券是由商业银行购买,不定期是由其他部门购买,总会有相应数量的基础货币流回,引起信用规模的收缩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中央银行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行为,以达到扩张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根据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证券的差异,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公开市场。所谓广义的公开市场,是指在一些金融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政府公债和国库券的数量有限,因此,中央银行除了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之外,还买卖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的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以达到调节信用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所谓狭义的公开市场,是指紧要买卖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因为在一些发达国家,大量发行政府公债和国库券,且流通范围广泛,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只需要买进或买出政府公债和国库券,就可以达到调节信用、控制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是国债、其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外汇,目前紧要是外汇。就国债而言,中国人民银行以买卖国债的形式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第一批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在1996年4月9日,这次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是以1996年财政部发行的无纸化短期国债为操作工具,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和各商业银行总行的联机网实行逐笔交易,交易危机由交易各方各自承担。人民银行在国债市场实行国债买卖,买卖的对象不是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而是国债一级交易商。国债一级交易商,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审定的、具备直接与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债务交易资格的商业银行、证券企业和信托投入企业。就外汇而言,由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成立,统一的外汇市场已经形成,外汇与人民币买卖的数额较大,人民银行通过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同样会起到吞吐基础货币的作用。

公开市场政策已成为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其优点在于:(1)中央银行能通过此项政策工具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的状况,从而直接影响市场货币供应量。(2)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的紧要权掌握在中央银行手中。中央银行可以独立地选择在金融市场上买卖各种债券的时间、地点、种类及数量,而无须像再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变动贷款条件或贷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行为,也无须考虑商业银行是否配合。(3)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买卖各种有价证券的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式及步骤都可以根据需要安排,这样更能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准确性,也能比较准确地调控货币供应量。(4)公开市场业务不象法定准备率及再贴现率手段那样,具备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行情认为有必要调节方向时,转变业务有很大的灵活性。(5)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公开市场政策,实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6)金融市场状况一旦发生变化,中央银行能迅速改变其操作,灵活地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本款为一弹性条款。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中,金融体制的改革也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在这种环境下,经济、金融形势往往容易发生难以预料的变化。对于这种状况,中央银行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不能仅限于法定的几种类型。所以,本条在此作了灵活规范,但为了设定了一个限制性条件,即除本条规范的五项货币政策工具以外的货币政策工具应由国务院确定。这样规范的紧要目的在于保证人民银行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实际变化,采取及时、灵活、有效、形式多样的货币政策工具,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

从人民银行实际操作和外国中央银行的长期实践来看,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可以有如下几种:贷款限额、信贷收支计划、现金收支计划、特别存款账户、窗口指导以及货币发行等。

(1)贷款限额。所谓贷款限额是指中央银行运用指令性计划对国家银行在一个年度内的贷款总额或贷款最高额度加以限定的一种经营管理手段。它分为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最高限额和中央银行贷款限额两种方式。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最高限额为控制贷款的总 “笼子”,中央银行贷款限额是人民银行“最后贷款者”的职能向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多种形式融通资金的总称,它是全国信贷总规模的决定因素。

我国从1985年开始对贷款实行限额经营管理。目前贷款限额经营管理仍是我国中央银行控制信用总规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利用它能限制基础货币的派生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从宏观上控制信贷总量,合理调整贷款结构,集中资金来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和支持经济稳定、协调进展;另外,贷款限额经营管理具备可控性强,操作简单、直接、收效快等优点。

(2)信贷收支计划。计划经营管理是国民经济宏观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部门的中央银行也必须对全社会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实行计划经营管理。因此,信贷收支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在金融领域内,利用计划机制,对全社会的信贷资金来源和信贷资金运用的数量及其构成实行综合平衡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编制的信贷计划,并不是各商业银行的信贷计划的简单总和,而是以商业银行所编制的信贷计划为基础,根据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计划、货币政策的决策和金融宏观控制的客观要求,在总量、部门、地区和项目等方面实行综合平衡之后,编制的全国信贷收支总规模及其基本构成的计划。信贷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性的计划。

(3)现金收支计划。现金收支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控制现金货币供应量及其流向,从而调节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现金收支计划与信贷收支计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很重要的区别。二者的联系紧要是:现金是通过信贷的渠道进入流通的,信贷收支的规模和投向直接影响着现金收支的规模和投向。从实践来看,这种联系紧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金收支是信贷收支的一部分。信贷收支中,既有现金收支,也有转账收支。信贷收支包含现金收支,现金收支是信贷收支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现金收支影响信贷收支,信贷收支制约着现金收支。现金收支对信贷收支的影响紧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现金收支的规模制约着信贷收支的规模,现金作为基金货币,它的规模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贷规模的大小;二是现金收支的规模制约着信贷收支的构成,现金收支和转账收支构成了整个信贷收支,如其他条件不变,现金收支规模大,转账收支规模则小,反之亦然。信贷收支对现金收支的影响表现在:一是财政性存款变动必然会引起现金收支的变动;二是农贷的发放和收回、农副产品预购定金的发放和收回,以及存款的存入和提取,都影响着现金收支规模的扩大或缩小;三是储蓄存款的增减制约着现金收支的规模;等等。

第三,信贷收支计划的差额与现金收支计划的差额始终都是一致的。因为,转账收支只是银行系统内部各账户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此多彼少,收支总是平衡的。然而现金通过银行在社会流通,支出的时间和数额不一致,通过一定渠道流回的时间和数额也不一致,故现金收支总是不平衡的。由于转账收支部分始终平衡,而现金收支部分又往往不平衡,所以,信贷收以差额与现金收支差额总是一致的。

尽管现金计划与信贷计划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但毕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两个区别的工具,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在于:

一是两个计划的作用区别。信贷计划紧要是用来控制全国的信贷总规模及其构成,而现金计划紧要是用来控制现金货币收以运动状况。

二是两个计划反映的内容区别。信贷计划是通过存款和贷款的增减变化、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来反映信贷资金来自于国民经济的哪些部分,运用到哪些部门,反映出信贷总规模及其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状况;而现金计划是通过现金的投入和回笼的各个渠道来反映现金货币从哪些渠道回笼,从哪些渠道投入,反映出现金货币运动的状态。

三是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的编制方式区别。信贷计划的各个项目是按余额或增减额编制;而现金计划的各项目是按收付发生额编制的。因此,信贷计划的各指标是时点数,现金计划的各指标是时期数。

(4)特别存款。特别存款是中央银行为了保持金融部门的平衡协调进展,避免个别部门或某类贷款的过速增长,要求某个或某几个金融部门向中央银行交纳一定比例的特别存款。特别存款属于选择性信用控制工具,不是一项普遍性措施,也不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措施。

(5)“窗口指导”。中央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中央银行实行“窗口指导”的特殊形式。自1987年起,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建立了比较稳定的行长碰头会制度。在碰头会上,专业银行向中央银行报告即期的信贷业务进展状况,中央银行则向专业银行说明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看法,通报货币政策意向,提出改进专业银行信贷业务经营管理的建议。

(6)货币发行。中央银行适时适量地控制货币发行,有计划地控制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从而有利于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的实现。

综上所述,上面解析的六个方面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本条规范的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在执行货币政策中可以运用的。同时还规范,中国人民银行在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范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186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