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知道内容的有多少

广辉2分享 时间: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企业(简称中银或中行,港交所:3988、上交所:601988)是中国大陆的一家综合性商业银行,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中国银行总部设在北京,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称中国大陆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全球市值第三大的银行。它是香港中资金融股的八行五保(前称五行三保 、六行三保或七行五保)之一。 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银行资产总额达到104598.65亿人民币。

中国银行1912年由孙中山批准成立,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世界最大的银行之一,其经营管理和进展在中国金融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1912年至1949年的37 年期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12-1928年,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进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经营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年月中国银行总经营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 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经营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经营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经营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经营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进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2003年,中国银行开始股份制改造。2004年8月,中国银行股份有限企业挂牌成立。2006年6月、7月,先后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内地和香港发行上市的中国商业银行。

目前,中国银行是中国领先的国际化的银行,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业务包含传统的商业银行、投入银行和保险业务在内的全面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的紧要业务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入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给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含企业、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业务等业务。企业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给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紧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给包含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含本外币保值、资金经营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经营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企业和保险企业提给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的进展战略

进一步明确中国银行的进展战略,按照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推出差别性的产品与服务;调整与改进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危机经营管理体系,使信贷决策更加科学与透明;按照审慎的会计原则处理业务,增加透明度;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以及服务于这一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教育和培训,培育中行文化。

中国银行的历史沿革

大清银行时期

·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户部银行,总行设在北京西交民巷,并在天津,上海,汉口,济南,张家口,奉天,营口,库伦,重庆,南昌设立分行。贾继英为第一任行长。户部银行是中国历史上继中国通商银行之后第二家银行。

· 1906年,户部改为度支部,“大清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

· 1909年,大清银行设立杭州,开封,太原,福州,长春,广州,芜湖,长沙,西安,云南,江宁支行。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银行倒闭。

中国银行时期

·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任命吴鼎昌为监督,在大清银行基础上筹建中国银行。因吴鼎昌与临时政府财长周学熙不合,后由孙多森接手重建事宜。中国银行章程一百二十条章程以及八局制度全盘仿效于日本银行制度。

·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市汉口路3号大清银行旧址开业。孙多森担任第一任总裁。

· 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杀,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被公开,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公开决裂,梁士诒将孙多森赶下台,中国银行落入袁世凯手中。

· 1914年2月,《国币条例》颁布,同时设立币制局,发行新银币,因为银币上有袁世凯头像,俗称“袁大头”。8月1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与钱业公会达成协议,将以前货币一律取消,只流通袁大头。

· 1916年3月22日,强行登基的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梁世诒提出停止兑换银元,中交两行合并,挤兑风潮爆发。

· 1927年3月,北伐军到达上海,中国银行从北洋军阀手中转移到国民政府手中。

· 1928年10月26日,中国银行转为政府特许国际汇兑银行,总行也从北京迁到上海。

· 1929年11月4日,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成立。

·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于国共内战失利,退守 台湾,总经营管理处随中华民国政府迁至 台湾台北,其后改组并更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留置中国大陆之中国银行各部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归国有,并续称“中国银行”,成为唯一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其在海外的分行继续运作。于是,中国银行现有两个源流分支,一为由原总经营管理处播迁 台湾后改组的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今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另一则为仍留存中国大陆的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部分

· 1949年5月27日,上海市 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军代表龚饮冰等人接管中国银行。龚饮冰出任中国银行总经理。

· 1950年4月9日,中国银行董事会在北京召开。南汉宸被选举为董事长。

· 1950年12月16日,美国颁布《冻结中朝资产条例》,共计冻结中国各银行资产4156万美元,中国银行损失最为惨重。

·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邦宣告独立,排斥中国银行在马来亚的行为。

· 1958年12月4日,马来亚通过银行法案修正案,强制中国银行槟榔屿,吉隆坡两经理处停止营业。

· 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联邦,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出现挤提。马来西亚强制接管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

·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共和国。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重新营业。

·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国务院指定由中国银行负责办理中国被美国政府冻结资产。

· 1983年7月,中英谈判,港币暴跌,中资银行遭到挤兑。中国银行出资拯救13家中资银行。港澳中银集团成立。

· 1989年6日,-四事件,港澳中资银行爆发挤提。

· 1994年起,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及澳门分行分别成为香港和澳门地区的钞票发行银行。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成立于1980年代,由原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银行合并而成。

中国国际商业银行部分

· 2006年8月21日, 台湾的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再与交通银行合并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至此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于 台湾不复存在。

财务重组

· 1990年代,中行踏入财务重组阶段。1998年,中国银行获中央政府注资425亿元人民币,1999年和2000年中行以出售不良资产方式,获注资2674亿元。2003年,中央汇金向中行注资1864亿元。2004年中行出售总帐面值2720亿元的不良贷款。[1]

引入外资

· 20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30.48亿美元入股中行9.61%,淡马锡全资附属企业亚洲金融控股以15.24亿美元入股4.8%。同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以7374万美元入股0.23%。[1]

上市

·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首次公开招股(IPO)255.69亿股,每股最后定价2.95港元,首日收市价为3.40港元。

·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每股最后定价3.08人民币,同日成为上证综指成分股。

· 2006年12月4日,中国银行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创下最短时间成为香港蓝筹股的股份企业。

收购

· 2008年9月18日,中国银行宣布,以2.363亿欧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购买法国爱德蒙得洛希尔银行股份有限企业20%的股权。在获得洛希尔银行20%的股权后,中国银行成为该银行继洛希尔家族(Benjaminde Rothschild持股74.19%)之后的第二大股东。同时,双方还将共同开拓包含中、法及其它战略地区在内的私人银行和资产经营管理业务。

供股集资

· 2010年7月2日中国银行每 10股供最多 1.1股比例,集资最多 600亿元(人民币.下同), 按基准测算,该行共计可供股数量不超过 279.22亿股,其中 A及 H股分别最多 195.6亿及 83.62亿股

184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