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款期限错配影响有哪些
什么是存贷款期限错配
存贷款期限错配是指银行拥有资金的期限比当前居民提取现款贷款的期限短所产生的资金紧张问题。存贷款期限错配就是指“银行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问题。
存贷款期限错配产生的原因
(一)“金融脱媒”趋势显现,居民储蓄分流明显
在利率管制条件下,特别是在分业经营体制下,随着现代金融业的进展,存款资金从银行体系转向其他非存款性资金工具的“金融脱媒”现象是必然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进展和居民理财意识的加强,居民储蓄开始流向股市、基金、信托理财产品、保险等投入渠道。并且1998年我国实施了住房、医疗和教育的市场化改革,很大程度上分流了居民的定期储蓄。
(二)融资模式单一,中长期融资对银行贷款过于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改变了以财政供给为主的融资体系,建立起银行主导型的融资制度,社会融资对银行资金依赖程度大大加强。近年来,尽管我国资本市场进展较快,但长期以来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进展不协调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1997年以来,我国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的比重始终在80%左右。直接融资进展滞后,使得银行体系不仅承担了通常意义上商业银行承担的短期融资的功能,还不得不承担长期融资的功能。
(三)固定资产投入迅速增长构成对中长期贷款的刚性需求
在投入和出口“两驾马车”的拉动下,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入迅速增长,改变了贷款需求的期限结构。2001来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占GDP的比重由33.9%逐年攀升至2009年的67.0%,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与地方均出台巨额刺激投入计划,使中长期贷款的增长较为刚性。另外,住房商品化改革引发了居民的住房贷款需求,也使得中长期消费贷款迅速增长。在2009年和今年一季度新增中长期贷款中,新增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50%。
(四)考核压力下商业银行负责人更倾向于发放中长期贷款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开始真正重视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对银行的贷款责任实行考核,甚至一度出现了“贷款责任终身制”和“贷款本、息回收率必须达到两个100%”等考核机制。严厉的考核使银行负责人对长期贷款情有独钟。同时,由于中长期贷款的发放和经营管理成本低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利率,商业银行从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增加收益等因素考虑,更愿意发放中长期贷款。
(五)商业银行缺少主动经营管理存贷款期限结构的工具和手段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构成中,储蓄、企事业和同业存款及拆借占总负债的80%以上。由于存款利率上限受到管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紧要被动依赖客户存款,而不能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对区别客户、区别期限的存款差别定价来调节负债期限结构。同时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基本上没有可供交易、转让的二级市场,信用危机无法通过二级市场实行转移。
存贷款期限错配的不利影响
(一)存在流动性危机隐患
一般而言,如果大量短期负债被用作长期资产的来源,那么,资产负债的流动性水平就会降低,容易引发流动性危机。不过,我国银行体系中大量活期存款“沉淀”于银行体系中,成为事实上的长期存款,这使得商业银行可以短存长贷,赚取高额利差。但是,储蓄存款的活期化现象说明公众对储蓄收益的关注不高,活期储蓄流入各类资产市场的概率较高,由此可能引发活期储蓄请求权的履行与银行信贷不流动之间的矛盾。
当前,尽管期限错配问题在大型银行尚不足为虑,但在一些中小型银行就值得关注了。由于中小型银行负债多来源于较不稳定的企业存款和同业存款及拆借,且储备资产较少,资金运用于贷款的比例较高,其流动性水平往往不如大型银行。2009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为46.4%,银行整体流动性较为充裕,但部分中小型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已接近25%的红线。尽管当前银行体系内部流动性充裕,但一旦宽松货币政策发生改变,或者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银行利润恶化,这类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将暴露无遗。
(二)弱化信贷政策效果
近年来,央行信贷政策高度关注中小企业、“三农”以及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且多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对这些群体的资金需求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弱化信贷政策效果。
(三)影响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度
信贷渠道是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其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高,一旦货币政策趋紧,商业银行很难通过压缩规模来有效落实货币政策,从而影响货币政策调控的敏感度。而中长期贷款增长与投入增长密切相关,当货币政策以控制固定资产投入规模、防止经济过热为紧要调控目标时,中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将导致投入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使得总量控制措施仅对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产生影响,这将明显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